甲状腺结节钙化分级通常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评估,一般将其分为6级,级别越高,恶变的风险越大。
0级:评估不完全。
需要进一步行超声造影或其他检查以明确结节的特征。
1级:阴性。
超声下无异常表现,甲状腺内无局灶性回声异常,亦无颈部淋巴结异常。
2级:良性。
几乎可排除恶性病变,具有典型的良性超声表现,如边缘规则、无微钙化、纵横比小于1等。
3级:可能良性。
有恶性病变特征的超声表现,但不具备典型的恶性特征,如边界不光整、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此类结节恶性的可能<2%。
4级:可疑恶性。
包括4a、4b和4c三个亚级。
4a级:具备1-2个恶性特征,如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等,恶性可能为3%-30%。
4b级:具备3-4个恶性特征,恶性可能为31%-60%。
4c级:具备4个以上恶性特征,或伴极低回声,恶性可能大于60%。
5级:高度提示恶性。
具备至少1个恶性特征,如实性低回声、边界不光整、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大于2等,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如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淋巴门消失或偏心等,此类结节多为恶性,恶性可能大于90%。
6级:已行活检证实为恶性。
对于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对于1级和2级结节,定期复查超声即可;对于3级及以上结节,需要密切观察或进一步检查,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等,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对于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如女性、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等,即使结节钙化分级较低,也应更加警惕,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甲状腺结节钙化分级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准。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患者在发现甲状腺结节钙化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