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其症状包括眼红、疼痛、瘙痒、水样分泌物等,少数患者会出现结膜下出血。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注意个人卫生等。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揉眼,避免污染环境,直至症状消失后继续隔离一段时间。如有疑问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症状:
眼睛发红、疼痛、瘙痒和异物感。
水样分泌物增多,有时可能会影响视力。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结膜下出血。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如眼泪、眼屎、结膜囊分泌物)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游泳池水等物品间接传播。
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3.预防措施:
勤洗手,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物品。
避免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
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4.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
使用人工泪液或抗病毒眼药水缓解症状。
若出现结膜下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
5.注意事项:
患者应避免揉眼,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交叉感染。
患者的眼部分泌物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患者在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隔离一段时间,以防止传播给他人。
如有疑问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预防措施,及时就医治疗,通常可以很快恢复。对于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和保护,避免感染。如果您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眼科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