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血容量增加、激素变化、子宫增大、蛋白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
1.血容量增加
孕期母体的血容量会明显增加,以满足胎儿和自身的需求,这可能导致组织间液增加,从而引起水肿。
2.激素变化
孕期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影响身体的水钠代谢,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发水肿。
3.子宫增大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导致下肢尤其是脚踝、小腿等部位出现水肿。
4.蛋白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
如果孕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容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孕期水肿是生理性的,但如果水肿严重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血压升高、蛋白尿、头痛、视力模糊等,可能提示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病理性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