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缺铁性贫血,应从饮食、习惯、注意铁的吸收、定期体检等方面入手。
1.饮食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红肉、禽类、鱼类、豆类、蛋类、绿叶蔬菜等。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青椒等,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
2.习惯
避免过度饮茶和咖啡,因为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可能影响铁的吸收。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等,以免与铁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3.注意铁的吸收
胃酸和维生素B12有助于铁的吸收,胃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时,可适当补充胃酸或维生素B12。口服铁剂时,应避免与钙片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需要在医生的说明下使用。
4.定期体检
尤其是女性、儿童和孕妇等缺铁性贫血高发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预防缺铁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方面因素,能够降低疾病出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