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周围红肿、蜇疼可能与肛周脓肿、痔疮、肛裂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周围软组织的感染和炎症,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红肿、疼痛、坐立不安等。
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尽早采取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以排出其中脓液、防止感染扩散。对于术后感染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
2、痔疮
痔疮一般是由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肿大引起,可出现肛门周围疼痛、瘙痒、出血、红肿等症状。
平时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等,感到不适时,可以使用温水坐浴,有利于减轻炎症和水肿。症状较明显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痔速宁、清火栀麦片、痔疮栓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3、肛裂
肛裂是指肛门周围的皮肤裂开,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疼痛、瘙痒、出血、红肿等。
平时可以多吃些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菠菜、苹果、梨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干燥,减轻不必要的刺激。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镇痛、消肿的作用。如果肛裂严重,需要手术修复,比如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皮瓣修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