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失眠需进行医学干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1、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主要通过心理辅导消除对失眠的关注和恐惧,正确认识失眠,养成良好睡眠习惯,预防和矫正不良睡眠行为和观念。如选择合适入睡环境、减少在床上时间、睡不着时立即起床、养成无论几点睡每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的习惯、减少或取消白天午睡等,选择合适睡眠姿势、睡前泡脚放松身体等也有辅助作用。此外,睡前避免过饱或饥饿,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平和心态。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若行为治疗失败,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吡唑嘧啶类、GABA受体激动药及其再摄取抑制药等)以及其他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如抗抑郁药)等。需注意药物依赖性和停药反弹,应遵从个体化和按需用药原则。
此外,揉安眠、失眠穴位和热水泡脚揉涌泉穴也有助于睡眠。安眠穴位于耳垂后面,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失眠穴在脚底靠近后跟的地方。晚上睡前洗完脚,用拳头敲敲失眠穴,可帮助入睡。涌泉穴在脚底前三分之一人字形的凹陷中,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搓脚心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常按可交通心肾,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治疗失眠需先寻找诱因和病因,对因治疗,行为治疗无效后再选择药物对症治疗,切记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