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步骤有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患牙脱位等。
一、分离牙龈
从牙的近中或远中部位,紧密贴合牙面插入龈沟,直至抵达牙槽突顶(即器械与骨接触处),然后沿龈沟将牙龈分离至牙的另一侧。要先完成唇(颊)侧和舌侧的分离,再进行邻面的分离。目的是在安放牙钳时,为钳喙插入龈沟下创造空间,避免夹伤牙龈,同时防止拔牙动作导致牙龈撕裂。
二、挺松患牙
对于稳固的牙齿、死髓牙、牙冠有较大充填体或冠部破坏较大的牙齿,可以先用牙挺将牙挺松到一定程度后,再换用牙钳。
三、安放牙钳
要合理选择使用的牙钳,张开钳喙后沿牙面插入已完全分离的牙龈间隙内,推进至牙颈部外形高点以下,并尽量向根方推入,保持钳喙与牙长轴平行一致,夹紧患牙,同时需要再次核对牙位。
四、患牙脱位
1.摇动主要适用于扁根的下前牙、前磨牙和多根的磨牙。摇动顺序为先向弹性大、阻力小、牙槽骨比较薄的一侧进行,而后沿唇(颊)-舌(腭)方向向另一侧摇动。
2.扭转主要用于圆锥形的单根牙(如上颌中切牙和尖牙)。
3.牵引一般是使患牙脱位的后步骤,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牙。直根牙可进行直线牵引,弯根牙沿与根相近的弧线进行,多根牙向各根阻力合力较小的方向牵引。
拔牙后需要咬棉球止血、调整饮食等。
1、咬棉球止血
拔牙后,医生会在伤口处放置棉球或纱布,患者需咬紧棉球约30-40分钟,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年老体弱或有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由家属陪同并密切关注出血情况。
2、调整饮食拔牙后2小时内方可进食,且应选择温、软、稀、凉的食物,如稀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和负担。
同时,拔牙应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