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是临床常用的脱敏注射方法,目的是检测机体是否对TAT过敏,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评估患者、准备物品、消毒皮肤、皮内注射、观察结果、判断标准和处理结果。
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是临床常用的脱敏注射方法,目的是检测机体是否对TAT过敏,避免注射TAT后发生过敏反应。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破伤风疫苗接种史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皮试。
2.准备物品:包括TAT、75%乙醇、无菌棉签、弯盘、砂轮等。
3.消毒皮肤:用75%乙醇消毒患者前臂掌侧下段皮肤。
4.皮内注射:抽取TAT稀释液0.1ml(含TAT15IU),垂直刺入皮内,形成皮丘。
5.观察结果: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6.判断标准: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若局部出现水疱、坏死,则为强阳性反应。
7.处理结果:
阴性:可直接注射TAT。
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法注射TAT。脱敏注射法的具体方法为:将TAT分4次逐渐增量注射,每隔20分钟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脱敏注射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全身反应,如气急、发绀、荨麻疹等,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过敏体质、孕妇、儿童以及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时应特别谨慎。如果患者对TAT过敏,可考虑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替代治疗。此外,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判断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和家属不宜自行判断。
总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