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除发烧外,还可能出现乏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治疗。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及患其他疾病的人群更易患心肌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1.发热
心肌炎患者在病毒感染后1-3周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通常在37.5℃-38.5℃之间,但也可能会更高。
2.乏力
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即使在休息时也无法缓解。
3.心悸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齐,甚至出现心悸的症状。
4.胸痛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的症状,疼痛可能会向左肩部、左臂内侧或颈部等部位放射。
5.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端坐呼吸。
6.晕厥
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的症状,这是由于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引起的。
7.水肿
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腹水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心肌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营养心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肌炎,且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这些人群在感染病毒后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更容易患上心肌炎,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预防心肌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