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致使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居多。以下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一些症状:
1.皮肤症状:
紫癜: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大小不等,色泽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但可反复发作;
荨麻疹:可同时出现,见于半数病例;
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可发生,见于部分患儿,可单独出现,多发生于眼睑、面部,甚至波及阴囊。
2.消化道症状:
腹痛: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及血便,偶见吐血;
肠梗阻:多见于儿童,腹部症状多在皮肤紫癜出现1周以后;
肠套叠:偶见,是儿童时期本病的较严重并发症。
3.关节症状:
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见于踝关节,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不遗留关节畸形。
4.肾脏症状:
血尿、蛋白尿: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肾脏损害,可在病程的任何时期出现,多在紫癜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出现;
高血压:见于紫癜性肾炎患者;
水肿:少数患儿可出现,多在疾病后期;
肾衰竭:是过敏性紫癜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5.其他:
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睾丸出血等。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过敏性紫癜,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过敏原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牛奶等,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