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心脏电除颤的流程:确认室颤→患者准备→选择能量→充电→放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评估效果。
1.确认室颤
在进行电除颤前,需要确认患者是否发生了室颤。这可以通过心电图(ECG)来确定。如果患者出现室颤,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2.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躺在平坦的表面上,胸部暴露。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上,一个电极片放在右侧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片放在左侧乳头下方。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并且没有毛发阻碍电极与皮肤的接触。
3.选择能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进行除颤。一般来说,首次除颤应选择较低的能量,如200焦耳。如果第一次除颤后室颤没有消除,可以逐渐增加能量,但最高不超过360焦耳。
4.充电
将除颤仪的电极板连接到除颤仪上,并按下充电按钮。此时,除颤仪会将储存的电能充入电极板中。在充电过程中,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避免接触电极板。
5.放电
在充电完成后,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没有接触患者,然后迅速按下放电按钮,释放电能进行除颤。放电时,会发出一声响亮的电击声,并伴随着短暂的肌肉抽搐。
6.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在除颤后,立即重新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连续的CPR,直到除颤仪再次提示或有专业人员接替。
7.评估效果
除颤后,需要立即重新评估患者的心律和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应继续进行CPR,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除颤后仍然存在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可以再次进行电除颤,但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根据除颤仪的说明书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心脏电除颤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在非医疗场所,如家庭或公共场所,如有条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在进行电除颤时,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患者和电极板,以免受到电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