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是指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到出现明显艾滋病症状的阶段。此期间,病毒在体内活跃复制,但免疫系统仍能维持一定功能,使得症状相对不明显。艾滋病潜伏期的主要特征有非特异性症状、淋巴结肿大、皮肤和黏膜损害、其他系统症状等。
1.非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持续发热、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出现并持续存在,但多数情况下容易被忽视。
2.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会显著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直径一般在0.5厘米以上,持续时间较长。
3.皮肤和黏膜损害
可能出现形态多样的皮疹,如红斑、丘疹等,皮肤还可能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此外,口腔和咽部黏膜也可能出现炎症及溃烂。
4.其他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艾滋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有过高危行为或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艾滋病检测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