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出血后,若出血量小且能自止,可不就医,但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染;若出血量较大、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掏耳朵时不小心弄破了外耳道壁导致出血,这可能是外耳道损伤的表现,通常情况下,只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快就能止血。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以下是掏耳朵破了出血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情绪紧张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停止掏耳:立即停止掏耳动作,避免进一步刺激外耳道。
清洁耳朵: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外耳道,去除血迹,但不要用力擦拭或深挖。
压迫止血:用手指轻轻按压外耳道,压迫止血。一般按压5-10分钟左右,出血大多可停止。
观察症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耳部是否疼痛、听力是否下降等。如果出血持续不止、耳部疼痛明显或出现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医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可能包括局部消毒、填塞止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耳部疾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掏耳朵破了出血可能需要更加注意。这些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并定期进行耳部检查,以确保耳部健康。
总之,掏耳朵破了出血时,应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平时应注意保护耳部,避免过度掏耳、进水等,以预防耳部损伤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