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坠胀感可能是肛肠疾病、肠道感染、肠道功能紊乱或其他系统疾病导致,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肛门坠胀感是指想解大便的感觉,重者可表现为里急后重,即实质上无便可排,却反复有便意。这种情况,有时是非常典型的肛肠科疾病表现,有时也可能是肛管直肠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导致,因此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肛肠疾病
内痔发炎水肿或嵌顿:内痔表面黏膜糜烂,水肿,出血及黏膜下大量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肛门坠胀感。
肛窦炎:肛窦与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是肛管直肠部位感染性疾病的发源病灶,因炎症刺激可有肛门部下坠,排便不净的感觉。
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肛管直肠炎:炎症是引起肛门坠胀感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程长短不一,常有急性发作,与饮食有关,多发生在劳累或过食辛辣后。
肛乳头肥大:肛乳头肥大是一种良性疾病,常表现为肛管处白色乳头状肿物,较硬,常多发。肛乳头炎主要表现为肛门内间歇性疼痛,急性炎症期,还会出现肛门部潮湿、瘙痒等症状。
直肠黏膜脱垂:也叫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后期脱出物不能自行缩回,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
直肠肿瘤:直肠肿瘤破溃感染可出现脓血便,肛管直肠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肛管或直肠的中下段,初始即可出现肛门坠胀,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排便不尽感,大便变细,便条变扁等症状。
2.肠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起病急,可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
阿米巴痢疾:起病较缓慢,以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里急后重。
3.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也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
4.其他:
盆腔炎:女性患者可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前列腺炎:男性患者可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可能伴有肛门坠胀感。
腰骶神经根炎:腰骶部神经根受到炎症刺激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同时伴有腰骶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肛门坠胀感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因此,如果出现肛门坠胀感,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在就医前应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