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患者在发作期不建议喝牛奶,恢复期可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后谨慎选择饮用。
一般情况下,急性肠炎患者在疾病发作期不建议喝牛奶,在恢复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后谨慎选择饮用。
急性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常与肠道感染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细菌(沙门氏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对于健康成人,感染性肠炎多可自愈,但儿童和老年人的病症可能会较为严重。
牛奶营养丰富,但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都需要在肠道内消化分解,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此外,牛奶中的乳糖在肠道内容易发酵,导致肠道产气增多,加重腹胀腹痛等症状。
因此,在急性肠炎的发作期,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等,待病情恢复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饮用牛奶。如果饮用牛奶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如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等,应避免饮用牛奶或咨询医生后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