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无症状蛋白尿或(和)血尿,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蛋白尿<1g/d者无需特殊治疗,血尿明显者可使用药物治疗,预后较好,部分可自愈,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注意饮食。
隐匿性肾炎是一组临床表现轻微、病程冗长、多病因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但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性血尿。
隐匿性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定量增加,但一般小于1.0g/24h;或单纯性血尿,尿红细胞数可多可少。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蛋白尿(<1.0g/d),常为选择性蛋白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可增多,可见管型。此外,还可伴有血压升高、肾功能损害等。
隐匿性肾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蛋白尿和血尿的治疗。一般来说,蛋白尿<1g/d者,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即可;蛋白尿>1g/d者,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血尿明显者,可使用雷公藤多甙、潘生丁等药物治疗。此外,还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因素。
隐匿性肾炎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部分患者可自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进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因此,隐匿性肾炎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隐匿性肾炎患者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同时,应注意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