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肾脏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肾盂和肾间质炎症。其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系统问题等。症状有泌尿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尿液异常和肾功能损害。诊断依据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和保护肾功能。预防包括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多饮水、及时排尿、积极治疗尿路疾病、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定期体检。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病变为肾盂和肾间质的炎症。以下是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一些严肃医疗原创精编内容:
1.病因:
细菌感染:主要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细菌易于滋生。
免疫系统问题:如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其他因素:如反流性肾病、肾发育不良等。
2.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症状,或腰痛、肾区叩击痛等肾盂肾炎症状。
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
尿液异常:可有血尿、蛋白尿等。
肾功能损害:病情迁延不愈可导致肾功能减退。
3.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以及是否有诱因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及肾功能损害。
其他检查:如肾盂造影、肾活检等,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一般为2至4周。
去除诱因:如治疗尿路梗阻、纠正免疫缺陷等。
对症治疗:如缓解疼痛、控制血压等。
保护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
5.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便后洗手。
多饮水,不憋尿,及时排尿。
积极治疗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避免滥用抗生素。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盂肾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因此,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保护肾功能。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尿路梗阻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应注意预防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