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新生儿血糖值低于正常,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葡萄糖产生过少、利用增加及其他原因都可能导致低血糖症,其症状常不典型,与血糖水平和低血糖持续时间有关。治疗方法为补充葡萄糖,同时寻找病因并进行饮食调整。大多数低血糖症患儿预后良好,但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脑瘫等后遗症。预防方法包括合理喂养、监测血糖和避免低血糖高危因素。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新生儿血糖值低于正常,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损害,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脑瘫等后遗症。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新生儿低血糖症。
一、什么是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新生儿血糖浓度低于正常,一般是指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而美国静脉全血血糖<2.6mmol/L(46.8mg/dl)时诊断为低血糖。
二、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原因有哪些?
1.葡萄糖产生过少
(1)早产儿:肝糖原储备不足,糖异生途径中的酶活力较低,容易发生低血糖。
(2)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血糖值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
(3)糖尿病母亲婴儿:母亲在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
(4)其他:如先天性内分泌疾病、糖原累积症等。
2.葡萄糖利用增加
(1)败血症:感染时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增加,同时肝内储存的糖原消耗增加,容易导致低血糖。
(2)寒冷、窒息、低体温:新生儿处于寒冷环境或有窒息、低体温等情况时,能量需求增加,而葡萄糖的生成和利用相对减少,容易发生低血糖。
(3)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葡萄糖利用减少,容易发生低血糖。
(4)其他: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溶血病等。
3.其他原因
(1)母亲因素:母亲在孕期有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
(2)药物因素:母亲在孕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低血糖。
(3)其他:如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
三、新生儿低血糖症有哪些表现?
1.症状不典型
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常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有些患儿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血糖监测时发现血糖降低;而有些患儿则可能出现反应差、嗜睡、拒食、哭声异常、呼吸暂停等症状。
2.症状轻重与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有关
一般来说,血糖越低、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当血糖低于2.2mmol/L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脑病,表现为抽搐、昏迷等症状。
四、如何诊断新生儿低血糖症?
1.病史采集
了解患儿的出生情况、母亲孕期情况、喂养情况等,有助于判断低血糖的原因。
2.血糖测定
检测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是诊断低血糖症的关键。一般采用足跟采血或静脉采血的方法,检测全血血糖。
3.其他检查
如果怀疑有其他疾病导致低血糖,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胰岛素测定、染色体检查等。
五、新生儿低血糖症如何治疗?
1.补充葡萄糖
一旦确诊为低血糖症,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以纠正低血糖。根据患儿的体重和血糖水平,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2.监测血糖
在补充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寻找病因
对于有明确病因的低血糖症,如糖尿病母亲婴儿、先天性内分泌疾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4.饮食调整
对于低血糖症患儿,需要调整饮食,增加奶量和喂养次数,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六、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预后如何?
大多数新生儿低血糖症经过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或血糖过低,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脑瘫等后遗症。因此,对于低血糖症患儿,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七、如何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症?
1.合理喂养
新生儿应尽早开奶,保证充足的奶量摄入。对于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全的患儿,可采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2.监测血糖
对于高危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母亲婴儿等,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并进行治疗。
3.避免低血糖的高危因素
母亲在孕期应注意控制血糖,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低血糖的药物。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总之,新生儿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损害。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低血糖症,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