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重症可影响多系统,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D、钙剂及其他治疗。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的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制剂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日。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次肌注维生素D320万~30万IU,三个月后改预防量。
2.补充钙剂:一般钙剂口服即可。补充钙剂时应注意避免与食物中的草酸、植酸等结合,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3.其他治疗:适当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辅食;严重骨骼畸形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矫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应按时带孩子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佝偻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给孩子提供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奶制品、豆制品等,并让孩子多晒太阳,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