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型血虚的治疗需从调理脾虚和补血入手,常用归脾丸、八珍益母丸、人参归脾丸、健脾生血颗粒、四物颗粒等药物,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同时注意饮食和心情的调理。
脾虚型血虚是一种中医病症,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治疗脾虚型血虚,需要从调理脾虚和补血两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1.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等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2.八珍益母丸:由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炙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漓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等。
3.人参归脾丸: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等症。
4.健脾生血颗粒:由党参、茯苓、白术(炒)、甘草、serialVersionUID亚铁、鸡内金(炒)、龟甲(醋制)、麦冬、山药、炒鸡内金、醋南五味子组成,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成人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症见面色萎黄或无华、食少纳呆、腹胀脘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等。
5.四物颗粒: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具有补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营血虚弱、月经不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在治疗脾虚型血虚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健脾益气、补血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大枣、桂圆、阿胶等。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