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原因可能是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还可能与精神、神经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还有子宫腺肌病、子宫颈或宫腔粘连、生殖道畸形、盆腔炎等。
来月经肚子疼得厉害,医学上称为痛经,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原发性痛经:
原因不明:可能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2.继发性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局部组织,引起子宫收缩痛经。
子宫腺肌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可放射至腰骶部、肛门、会阴部。
子宫颈或宫腔粘连:与妊娠有关的宫腔手术,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等,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子宫颈或宫腔粘连,从而引起痛经。
生殖道畸形:处女膜无孔、阴道横隔等先天畸形,可因经血排出不畅而发生痛经。
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炎症可累及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也可引起子宫腺肌病、盆腔腹膜炎,从而出现痛经。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的痛经,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如果痛经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对于痛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应避免着凉,尤其是腹部。
2.避免劳累:月经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寒凉食物,可适量食用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红糖水、红枣等。
4.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5.适当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痛经。
总之,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如果痛经严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劳累、调整饮食、心理调节等,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