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好发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治疗主要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预防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
细菌性痢疾通常起病急,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是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并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对于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细菌性痢疾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的依据。
治疗主要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抗菌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等药物。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对水源和食品的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细菌性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对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