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痛风归属于“痹症”范畴,其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内生痰湿,流注于关节、肌肉、骨骼,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痹阻而发病。痛风的辨证主要包括湿热内蕴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四个证型,治疗方法分别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健脾除痰、通络止痛,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中医将痛风归属于“痹症”范畴,其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内生痰湿,流注于关节、肌肉、骨骼,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痹阻而发病。痛风的辨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湿热内蕴证
主症: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或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溲黄。
次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内生湿热,流注关节,闭阻经络。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2.瘀热阻滞证
主症: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肿胀,屈伸不利,肌肤紫暗。
次症: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病因:湿热之邪留注关节,日久不愈,气血痹阻,经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3.痰浊阻滞证
主症: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有硬结,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
次症:舌胖质暗,苔白腻,脉弦滑。
病因:脾虚运化无权,湿聚成痰,痰浊留注关节,闭阻经络。
治法:健脾除痰,通络止痛。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
主症: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腰膝酸软。
次症: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久不愈,损伤肝肾,阴虚血燥,筋脉失养。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总之,痛风的辨证论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个体化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嘌呤食物,戒烟酒,适当运动,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