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怎么得的

张洪波 2025-07-22 11:11:01 2

  想要了解肾病是怎么得的,其实就是需要知道引起肾病的原因。引起肾脏的发病原因很多,因为肾病的种类是非常庞杂的。首先第一个引起肾小球肾炎的是因为上呼吸道的炎症刺激,扁桃体炎症,特别是这种革兰氏阳性的球菌引起的感染后,自身免疫性的抗体产生沉淀在肾小球的位置,引起的这种肾小球肾炎,所以肾小球肾炎就是细菌感染后引起的诱发因素。第二个就是因为肾脏结石引起的肾脏疾病,会有这种腰痛,肾积水,体温升高,呕吐的症状,引起的原因就是,饮食生活习惯各个方面导致的,主要就是尿酸盐或者是尿液结晶沉淀在肾脏的位置,没有排泄出去。第三个就是因为外伤引起的肾脏疾病,可以是高空坠落,也可以是车祸外伤。主要的症状就是一些腰痛,小便出血,低血压,休克等症状情况。第四个方面就是,肾病综合症这种肾病引起的原因就是原发性膜性肾病,继发性糖尿病或者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先天性的这个肾畸形。第五个方面就是肾功能衰竭,也可以把它叫做为尿毒症。引起的原因,就是肾脏排泄这种尿酸,肌酐尿酸的能力下降,引起在体内堆积,可以是肾小管的破坏,肾小囊的破坏,肾小球膜的破坏导致的疾病。

点赞
相关资源

肾病水肿一般先肿哪里 2025-07-22

肾病水肿一般先肿双下肢。由于重力作用,站立或行走时,下肢静脉回流相对困难,导致水分更容易在双下肢积聚。患者可能会发现脚踝部肿胀,按压后出现凹陷,且凹陷不易回弹。随着病情的加重,水肿可能会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腰骶部甚至引起全身性水肿。肾病水肿的患者应该


得了糖尿病肾病严重吗 2025-07-22

得了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主要影响肾脏的功能和结构。随着病情恶化,肾脏逐渐失去过滤血液和排除废物的能力,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无法有效排出,加速肾脏损害的进程。若不及时治疗,会进展为肾衰竭,威胁生命安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适


糖尿病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是什么 2025-07-22

糖尿病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蛋白尿期、终末期肾病。1.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在糖尿病早期,由于血糖水平升高,肾脏会努力过滤更多的葡萄糖,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同时,为了适应高滤过,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口服药有哪些 2025-07-22

糖尿病肾病的口服药主要有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糖原输出,增加葡萄糖利用及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2、磺脲类如格列本脲,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3、格列奈


糖尿病肾病水肿怎么消肿最快 2025-07-22

并没有糖尿病肾病水肿怎么消肿最快这种说法,常见的消肿方法有限制钠盐摄入、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糖、使用利尿剂等。1.限制钠盐摄入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3-6g以内。2.限制蛋白质摄入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


糖尿病性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2025-07-22

糖尿病性肾病的常见表现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眼部病变等。1.蛋白尿蛋白尿是糖尿病性肾病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增加,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2.水肿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可能出现下肢或全身性水肿。3.高血压糖尿病性


中医治肾病是否可靠 2025-07-22

中医治疗肾病是可靠的,但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肾病主要是通过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治疗肾病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从根本上调整人


糖尿病肾病三期能治好吗 2025-07-22

糖尿病肾病三期无法治愈,但可通过治疗和管理控制病情、减缓进展,包括控制血糖、血压、饮食管理、蛋白尿管理、血脂调节、定期复查、并发症治疗和健康教育等。1.控制血糖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并遵循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2025-07-2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血糖、血压,管理饮食,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避免肾毒性药物,控制蛋白尿,治疗并发症,定期随访。1.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因此,首要任务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手段,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2.控制血


糖尿病肾病二期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7-22

糖尿病肾病二期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定期监测和健康教育,需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1.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手段,将血糖控制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