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退烧药及其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
1.对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解热镇痛。适用于2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1次,每日最多4次。注意过敏反应和超剂量肝损伤。
2.布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解热镇痛。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6-8小时1次,每日最多4次。注意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肾功能损害。
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发汗解表,清里退热。适用于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症状的儿童。开水冲服,1岁以内每次2.5-5g,1-3岁每次5-10g,4-6岁每次10-15g,7-14岁每次15-20g,一日4次。注意过敏反应,孕妇禁用。
4.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疏风解表,清热导滞。适用于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脘腹胀满、便秘等症状的儿童。开水冲服,1-3岁每次1-2袋,4-6岁每次2-3袋,7-9岁每次3-4袋,10岁以上每次4-5袋,一日3次。注意过敏反应,孕妇禁用。
小儿退烧药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药物,用于缓解儿童发热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退烧药及其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
1.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剂量为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1次,每日最多4次。使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超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
2.布洛芬:也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6-8小时1次,每日最多4次。使用时需注意消化道不良反应,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
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主要成分有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等。具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症状的儿童。开水冲服,1岁以内,每次2.5-5g;1-3岁,每次5-10g;4-6岁,每次10-15g;7-14岁,每次15-20g,一日4次。需注意过敏反应,孕妇禁用。
4.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主要成分有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脘腹胀满、便秘等症状的儿童。开水冲服,1-3岁,一次1-2袋;4-6岁,一次2-3袋;7-9岁,一次3-4袋;10岁以上,一次4-5袋,一日3次。需注意过敏反应,孕妇禁用。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退烧药只能缓解发热症状,不能治疗病因。在使用退烧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给患儿多喝水,以补充水分和防止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