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出现水肿与水钠潴留、蛋白丢失、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贫血等因素有关。
1.水钠潴留
慢性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起水肿。肾脏受损时,肾脏会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水肿。
2.蛋白丢失
慢性肾炎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蛋白丢失过多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长期蛋白丢失会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水肿。
3.高血压
高血压会使血管内压力升高,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滤过功能,导致水钠潴留和水肿。高血压还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间隙,加重水肿。
4.脂质代谢紊乱
慢性肾炎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含量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导致水肿。
5.贫血
慢性肾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影响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也可能引起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水肿是慢性肾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不是所有慢性肾炎患者都会出现水肿。如果出现水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