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没有所谓的最厉害中草药材,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草药材一般有茯苓、薏苡仁、泽泻、藿香、苍术、厚朴等。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能促进尿液排出,使体内多余的水分得以代谢,从而达到祛湿的目的。同时,还能健脾,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水湿代谢失常的问题,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病症。
2.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薏苡仁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对于脾虚湿盛所致的水肿、泄泻等有较好的疗效,还能清热利湿,可用于治疗湿热痹证,以及肺痈、肠痈等病症。此外,现代研究表明,薏苡仁还有一定的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3.泽泻
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主要功效为利水渗湿、泄热。泽泻能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出,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等病症。其泄热作用,对于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证,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藿香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化湿、止呕、解暑的功效。藿香气味芳香,能化湿醒脾,辟秽和中,为芳香化湿的要药,常用于湿浊中阻,脘腹痞闷,呕吐泄泻等病症。同时,还能解暑,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月感冒等。
5.苍术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苍术燥湿之力较强,能去除脾胃的寒湿之邪,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常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等病症。其祛风散寒的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此外,苍术还可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6.厚朴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厚朴能行气化湿,消积除满,对于湿阻中焦,气滞不畅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降逆平喘,可用于痰饮喘咳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