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其严重程度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心房颤动时,心房不能有效收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脑部等重要器官,导致严重的栓塞事件,如脑栓塞,引起中风,这会带来严重的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2.影响心脏功能
长期的心房颤动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脏逐渐扩大,心功能下降,进而出现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3.引发快速心室率相关症状
可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发作,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特别是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室率,对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产生较大干扰。
4.增加治疗难度和复杂性
心房颤动的治疗包括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以及抗凝治疗等,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且治疗效果不一定理想。同时,还可能面临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等有创治疗,但这些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完全成功,且存在一定风险。
5.影响心理健康
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和对生活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加重病情。
总之,心房颤动对健康有较大威胁,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