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的症状包括排便异常、便血、肛门疼痛与坠胀感、里急后重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排便异常直肠炎患者常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可能并不多,且常伴有排便不尽感。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2.便血
直肠黏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可能变得脆弱,导致轻微出血。患者在排便时可能发现粪便表面附有少量鲜血,或手纸上带有血迹。长期便血还可能引起贫血等并发症。
3.肛门疼痛与坠胀感直肠炎引起的炎症刺激可导致肛门周围区域出现疼痛或坠胀感,尤其是在排便时或排便后更为明显。这种不适感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坐卧和行走。
4.里急后重患者常有强烈的便意,但排便时却难以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便,这种症状被称为里急后重,是直肠炎的又一典型表现。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的饮食应为“低纤维素、低脂、高热量、高蛋白”,要禁酒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进行清洗等。
2.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行用药。常用的药物有美沙拉嗪、英夫利昔单抗、甲硝唑、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3.手术治疗患者情况严重,可选用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直肠修补术、直肠重建术等方式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