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两侧痛可能是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滑囊炎等原因造成的,应该根据病因制定治疗措施。
1.跟骨骨刺
跟骨退行性病变可导致跟骨骨刺发生,骨刺形成后,跟骨长期负重局部可发生无菌性炎症,造成局部充血、水肿,对病变部位的神经产生刺激,引发足跟痛。疼痛急性发作时,应保证充分的休息,进行超声波理疗,缓解疼痛,穿着合脚的运动鞋,减少重体力劳动。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胶囊等药物改善不适。
2.跖腱膜炎
长期站立或行走引发慢性劳损时,可致跖腱膜炎,造成筋膜纤维断裂,活动时,可能会牵拉筋膜纤维,导致足跟部位出现疼痛症状。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垫高足跟,减轻跟骨受到的拉力,生活中可以使用足垫纠正足部力线,减少冲击力。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氢化泼尼松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组织炎症。
3.跟腱前囊炎
跟骨结节和跟腱过度挤压刺激易形成跟腱前囊炎,持续刺激可造成跟腱前囊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导致患者足跟两侧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症状。冷敷能够改善血运循环,减轻肿痛症状,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进行伸展运动,缓解跟腱紧张的状态,减少后跟受到的不良刺激。患者可以进行滑囊切除术,避免跟腱前囊再次发生病变。
此外,跟骨骨折也会造成足跟两侧不适,采用骨折切开复位术,促使跟骨的解剖结构恢复正常,改善跟骨功能。受伤后,抬高患肢,改善血液循环,骨折愈合后,适当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等训练,促进肌肉力量恢复。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检,查看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避免畸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