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便即不排便,6岁小孩几天不排便首先考虑与非疾病因素有关,比如饮食不当、运动过少等,也可能是肛裂、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一、非疾病因素
1、饮食不当小孩平时爱挑食,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膳食纤维较少,此类食物进入肠道后形成的残渣比较少,不能有效地刺激胃肠道蠕动,会出现长时间不排便的情况。另外,小孩平时饮水较少,粪便比较干硬导致排便困难,也会出现好几天没有排便的现象。
此种情况的小孩日常应注意饮食调整,可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比如芹菜、橙子、荞麦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还应保证充足的饮水量,软化粪便,以利于症状的改善。
2、运动过少小孩平时学习压力较大,户外活动时间较少,长时间缺乏体育活动可能会影响肠道蠕动,进而出现不排便的情况。
家长平时应适当给小孩减轻学习负担,督促其多户外活动,积极参加跑步、跳绳、踢球等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以利于粪便的排出。
二、疾病因素
1、肛裂肛管部位皮肤反复损伤、肛管狭窄、肛管内括约肌痉挛影响肛管血液供应、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肛裂,长期便秘、腹泻、肛交、肛门外伤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此病。肛裂后由于局部皮肤裂开引起疼痛、出血等,排便时疼痛症状加重,小孩因为惧怕排便,可能会出现故意憋粪便不排的情况。
肛裂的小孩不排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药物刺激肠道、软化粪便,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此外,部分小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还可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比如肛门皮瓣技术、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等。小孩平时大便后应及时清洗肛门,还可采取坐浴的方式促进肛门部位血液循环,进而减轻局部水肿、疼痛等症状。日常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蹲厕所时间过长,以免加重肛裂的症状。
2、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基因遗传、肠壁微环境异常等因素有关。此病的小孩由于结肠发育异常,局部管腔狭窄或闭塞,影响肠内容物通过,进而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等情况。
先天性巨结肠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常采取的手术方式有肠造瘘术、根治性手术等。手术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大便、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大便排出。粪便不能排出的部分小孩还可采取灌肠的方式治疗,以利于粪便的快速排出。术后应适当补充营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丰富食物的摄入,提高身体素质,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除了以上常见的原因外,还可能与痔疮有关,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肛垫下移、静脉曲张等因素有关,排便时间过长、用力过大、长期腹泻、低纤维素饮食可能会诱发痔疮。小孩患有痔疮后,由于肛门部位疼痛不敢排便,也可能会引起几天都不排便的情况。小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熊胆痔疮膏、槐角丸、清火栀麦片等,严重时还可采取手术的方式处理,比如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小孩出现以上症状排除非疾病因素外,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比如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等,明确疾病类型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如果是非疾病因素所致,消除诱因后症状可缓解,一般不需过分担心,若是疾病因素所致,规范治疗后通常也可获得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