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体征、心电图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心绞痛。具体分析:
1.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感。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诱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均可诱发。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在3~5分钟内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2.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是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
3.心电图检查:
静息时:半数正常。可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如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等。
发作时: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的ST-T改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
心电图负荷试验:如运动负荷试验、药物负荷试验等,有助于诊断心绞痛。
心电图连续监测:如动态心电图、遥测心电图等,可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绞痛发作时可升高,但特异性不强。
5.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如平板运动试验、踏车运动试验等,可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运动耐力。
药物负荷试验:如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等,可观察药物对心肌的影响。
6.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对于疑似心绞痛但其他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或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体征、心电图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的综合分析,可判断是否存在心绞痛。对于疑似心绞痛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