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亢进症的诊断标准有实验室检测、凝血检查、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患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替代疗法、手术治疗等。
一.诊断标准
1.实验室检测F1+2、TAT、FPA等指标明显升高,提示纤溶活性异常。同时,血清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D-二聚体水平异常,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这些都可以作为纤溶亢进的辅助诊断依据。
2.凝血检查凝血酶时间延长,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血液凝固系统存在异常。
3.临床症状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或者内脏出血等症状,也是诊断纤溶亢进的重要依据。
4.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脑梗死等出血情况。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出血风险,同时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油腻、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氨基己酸等,也可使用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替代疗法包括纤维蛋白原替代疗法和凝血因子替代疗法,前者适用于遗传性或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引起的出血障碍,后者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
4.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静脉造血干细胞移植、脾切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