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一般指遗尿症,其可能与年龄较小、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年龄较小
对于10周岁以内的儿童,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够完善,膀胱充盈时无法及时觉醒排尿,从而不自主排尿。
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神经中枢发育完善后,尿床症状可逐渐改善,不必过度担心,日常注意观察即可。
2、不良生活方式
由于白天活动量过大、过于劳累、睡觉前饮水过多等,可导致睡眠过于深沉或夜间尿量增加,引起上述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白天活动量,夜间定时起床进行排尿,睡前也要少饮水,可使症状得到改善。
3、尿路感染
如果存在尿路感染,由于炎症刺激膀胱逼尿肌,导致逼尿肌过度兴奋,导致患者不自主排尿。
这种情况,建议患者结合自身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或阿奇霉素等。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清淡饮食,适量多饮水,可促进疾病恢复。
若经常出现尿床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