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缓解,严重时应就医;功能性痛经一般不会影响生育,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来月经时肚子疼(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一些缓解痛经的方法:
1.生活习惯:
注意保暖: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应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袋或热水袋,一次数分钟,或用艾条炙小腹。
饮食均衡:多吃健康营养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鸡肉、鱼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有效缓解痛经。避免吃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它们会使你胀气及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禁酒: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则酒精将加重此问题。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则限制在1-2杯酒之间。
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适度运动:在月经来临前夕,走路或从事其它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
2.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产生,防止子宫收缩和痉挛,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生活质量影响小。
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达90%以上。
3.其他治疗:
指压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艾灸法:选用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合谷、内关等穴位,将艾条悬于穴位上,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10-15分钟,以20次为1疗程。月经前2天开始治疗,月经后结束。
耳针法:选子宫、内分泌、肝、肾等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上,贴敷穴位并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20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青春期少女在初潮后,部分人会在月经前后发生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不适,这是由于经期子宫剧烈收缩、缺血导致的,一般为功能性痛经,不会影响生育功能。但如果婚后仍有痛经,就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妇科疾病,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