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容易得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肾功能损害、内分泌紊乱、体位性低血压、抑郁症、焦虑症等病。
1.脑供血不足
当血压过低时,心脏向脑部供血的压力不足,可能导致脑部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引起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甚至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长时间的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增加患痴呆等疾病的风险。
2.心肌缺血
低血压会使冠状动脉的灌注压降低,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容易引发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3.肾功能损害
肾脏的血液灌注依赖于一定的血压水平。低血压状态下,肾脏血流量减少,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少尿等情况,长期可发展为肾衰竭。
4.内分泌紊乱
持续低血压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例如,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引起甲减等疾病。
5.体位性低血压
本身有低血压的人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在体位改变时,如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血压急剧下降,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摔倒,增加受伤的风险。
6.抑郁症、焦虑症
长期受低血压困扰,身体不适可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几率。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