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皮肤病一般是不良生活习惯、感染、疾病因素所致,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系统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支持疗法。
一.原因
1.不良生活习惯:抠鼻、掏耳等不良习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鼻部和耳部的黏膜破损,使得病原菌更容易入侵。
2.感染丹毒主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性皮肤病。这种病原菌通常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细微损伤处侵入体内,如受伤、烫伤、手术切口、皮肤擦伤、搔抓、虫咬等,从而引发感染。
3.疾病因素营养不良、过分酗酒、糖尿病、慢性肝病等疾病可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增加感染丹毒的风险。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患有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也更容易感染丹毒。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降低身体负担和避免病情恶化。抬高患肢,这有助于缓解下肢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肿胀及疼痛。
2.系统药物治疗抗生素是丹毒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中青霉素疗效显著。一般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使用后2-3天体温可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两周以巩固疗效。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等替代。磺胺类药物也可用于治疗丹毒,通常口服给药,在病情严重时,可与青霉素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3.外用药物治疗局部消炎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患部周围可涂2%碘酊或用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以消炎。对于肿胀明显的病例,临床可以外用20%的鱼石脂软膏进行湿敷。
4.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以及浅层X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对丹毒也有一定疗效。
5.支持疗法对于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如补液、营养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