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CMRI等检查综合判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需要从心内膜、心肌等检出病毒RNA或病毒基因片段。
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一般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等检查综合判断。具体分析: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成人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0mm,儿童≥4mm)。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4.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
5.病原学检查:可从患者的血液、粪便、咽拭子或心包穿刺液中检出病毒、病毒抗体,或特异性检测出病毒核酸。
确诊指标:自患者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中检测出病毒RNA或病毒基因片段。
参考指标:有以下任何1项即可确诊:①从患者心内膜、心肌或心包中检出病毒;②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者心肌中检出病毒RNA。
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同时,对于有心脏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其心脏负担增加,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妊娠期女性,如果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病毒性心肌炎。
总之,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多种因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