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的代谢降低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周围性三类,主要表现为代谢率减低和黏液性水肿面容,诊断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为替代治疗,需终身服药,饮食上应适当增加碘摄入,注意保暖,孕妇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以下是关于甲减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缺乏,临床较为常见。
继发性甲减:因垂体或下丘脑病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致。
周围性甲减:少见,为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所致。
2.症状:
代谢率减低:患者常感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发凉、怕冷、腹胀、便秘等。
黏液性水肿面容:患者面色苍黄、颜面肿胀、目光呆滞、唇厚舌大、毛发稀疏、干枯脱落。
其他: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闭经;男性患者可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
3.诊断: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SH水平升高,TT4、FT4水平降低。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
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超声、CT等,可了解甲状腺大小、形态及有无结节等。
4.治疗:
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L-T4)是治疗甲减的主要药物,需终身服用。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减,需避免摄入含碘食物。
5.注意事项:
甲减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饮食上应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等致甲状腺肿食物。
甲减患者代谢率减低,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孕期甲减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备孕及孕期女性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总之,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