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包括雌激素分泌过多、孕激素缺乏、肥胖、内分泌功能性肿瘤等;症状有月经失调、不孕、痛经、性交疼痛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调节情绪等。
子宫内膜增厚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以下是关于子宫内膜增厚的一些解答:
1.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有哪些?
内源性雌激素:青春期女孩、围绝经期妇女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能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以致子宫内膜增厚。
外源性雌激素:雌激素替代疗法、长期服用避孕药、他莫昔芬等,都会使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发生子宫内膜增厚。
肥胖:在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作用而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
内分泌功能性肿瘤: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内分泌功能性肿瘤的占7.5%。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2.子宫内膜增厚有什么症状?
月经失调: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闭经或闭经一段后出血不止。其中闭经时间越长,出血量越多,导致继发贫血。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约有50%左右不孕,在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中,约30%左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
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3.子宫内膜增厚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病情较轻的患者。主要是通过药物对抗雄激素的作用,促使卵巢排卵。一般服用3-6个月左右,经过激素所平检测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服药。
手术治疗:适合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性手术包括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电灼术等。
4.子宫内膜增厚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经期避免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子宫内膜增厚的风险。如需避孕,可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总之,子宫内膜增厚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同时,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调节情绪,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增厚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