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女性比男性多见,90%的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部位。便秘、感染、肛管狭窄、内括约肌痉挛等可引起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好发于肛管后中处,也可在前正中处,一般女性比男性多见,但90%的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部位。
引起肛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便秘:在肛裂的病因中,便秘是最大的祸根。干硬的粪便排出时很容易撑破肛管皮肤,引起局部损伤,创口受到刺激后就会引起肛门疼痛,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导致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变得更加干结,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肛裂。
2.感染: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肛裂。
3.肛管狭窄:先天肛管狭窄、后天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肛管狭窄,在干结粪便通过时更易受损而发生肛裂。
4.内括约肌痉挛: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由于肛管部位损伤或炎症刺激,使肛门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肛管张力增强,易损伤成肛裂。
5.其他:除了以上几种原因外,人体的营养不良、内括约肌张力下降、气血亏损等也可能导致肛裂。
对于肛裂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