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及骨髓铁染色结果,同时需排除其他贫血原因,特殊人群诊断标准可能不同。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症,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
2.血清铁蛋白(SF)<15μg/L。
3.总铁结合力(TIBC)>64.44μmol/L。
4.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原因: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特征,这表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且红细胞体积较小。
2.SF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指标,其降低提示铁缺乏。
3.TIBC升高表示机体对铁的利用障碍,进一步支持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4.TS降低反映铁的利用不足,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相关。
5.骨髓铁染色可以直接观察骨髓中储存铁的情况,对于诊断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贫血的原因,如慢性失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关键信息: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以及骨髓铁染色结果。这些标准有助于确诊缺铁性贫血,并确定病因。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贫血的因素。特殊人群的诊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