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生理期出现肚子疼的现象,即痛经,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的一些建议:
1.生活习惯:
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生理期期间,应避免着凉,不食生冷食物,不过于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戒烟限酒:有研究表明,痛经的程度与吸烟的程度呈正比,痛经患者比不痛经的患者吸烟多。
2.饮食:
均衡饮食: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全麦面、糙米、燕麦等,促进动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镁的含量,调整月经和镇静神经。
不宜过食:行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
3.运动:
适量运动:在月经期间,一般的运动是可以的,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哑铃等,否则会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缓解痛经:经期适量运动能使腹肌和盆底肌肉有一定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可缓解经期不适。
4.心理调节:
放松心情:痛经的发生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很大关系,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均可导致痛经。因此,在经期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以防痛经发作。
心理治疗:痛经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以缓解痛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痛经可能是某些妇科疾病的表现,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因此,如果痛经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此外,对于青春期少女及有痛经史的已婚妇女,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