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平均为7-10年,可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和典型艾滋病期,各期症状表现不同。
根据艾滋病潜伏期的不同,艾滋病可以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和典型艾滋病期。
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直接进入无症状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无症状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此期间,患者的HIV抗体阳性,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艾滋病前期:患者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除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如腋窝、颈部、枕部、头皮、面部、颈部、上肢、大腿等。一般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压痛。持续时间为数月至数年。此外,还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典型艾滋病期:患者出现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有:
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复发性细菌性肺炎等。
消化系统:口腔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隐孢子虫性肠炎、沙门菌和志贺菌性肠炎、弓形虫病等。
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等。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等。
皮肤黏膜病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等。
眼部病变: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弓形虫性视网膜炎等。
肿瘤: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持续性发热、盗汗、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淋巴结肿大、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夜间盗汗、慢性腹泻、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口腔白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平均为7-10年。但部分患者在感染后2-3个月即可进展为艾滋病,而部分患者则可长达10年以上。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性伴侣多、静脉吸毒者、同性恋者、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等,应定期进行艾滋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应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