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部分可自愈。间歇性外斜视多发生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表现为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的自愈与多种因素相关。
1.斜视类型
间歇性外斜视可分为三度,其中间歇性外斜视I度为只有在集合近点以外5米左右才出现外斜,这种类型通常可自愈;间歇性外斜视II度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当视远时,可出现外斜,而当视近时可自行矫正为正位,这种类型也有一定自愈可能;间歇性外斜视III度为无论视远还是视近,都有外斜的表现,此类斜视通常无法自愈。
2.斜视时间
间歇性外斜视若在7岁以前就出现,通常无法自愈,而在7岁后才发生,则有一定自愈可能。
3.斜视度数
间歇性外斜视的度数若在15个三棱镜度以内,通常有一定自愈可能,若度数较大,则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4.斜视进展情况
若间歇性外斜视进展较为缓慢,通常有一定自愈可能,若进展较快,则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5.治疗情况
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如佩戴眼镜、遮盖治疗、正位视训练等,通常有利于斜视的自愈。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是否可自愈,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