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多元醇途径亢进、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激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
1.多元醇途径亢进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细胞内积累,导致细胞肿胀和功能障碍,会使晶状体渗透压增加,水分进入晶状体,导致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2.氧化应激
高血糖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会氧化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导致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进而促进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3.蛋白激酶C激活
高血糖还会激活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可增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晶状体混浊的形成。
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会导致视网膜缺血和缺氧。为了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晶状体会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无氧酵解,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和乳酸,进一步加重晶状体的氧化应激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