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症状有发热、三痛、胃肠道症状、皮肤黏膜出血、低血压休克和少尿或无尿,其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等途径传播,预防关键是避免接触感染源和接种疫苗。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或被感染的宿主动物咬伤而感染。其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热:体温可达39℃至40℃,主要是由于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
2.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这可能与病毒血症引起的中毒反应和血管扩张有关。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与病毒血症和胃肠黏膜水肿有关。
4.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腋下、胸背部,搔抓后可出现条索状出血点,这与毛细血管损害有关。
5.低血压休克:主要出现在病程的第4至第6天,由于血浆外渗、大出血等原因引起。
6.少尿或无尿:这与肾损害有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肾综合征出血热,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症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此外,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等方式感染。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关键是避免接触感染源,做好个人防护,如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灭鼠防鼠,加强食品和环境的卫生管理等。同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避免饮用生水。如果在流行地区,应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总之,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如果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