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乙肝可以怀孕,但需要在怀孕前、孕期及产后做好一系列相关措施,以确保母婴健康。
在怀孕前,乙肝患者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以评估肝脏的功能和病情。如果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定量较低,一般可以考虑怀孕,但如果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复制活跃,需要先进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怀孕。
孕期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一般每1-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每3-6个月检查一次乙肝病毒DNA定量。如果孕期出现肝功能异常,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拉米夫定等。
在分娩方式上,一般不建议因乙肝而选择剖宫产,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如产道情况、胎儿大小、胎位等,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但无论哪种分娩方式,都应尽量缩短产程,减少胎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产后,乙肝妈妈可以选择母乳喂养,但如果乳头有破损、出血或婴儿口腔有破损等情况,应暂停母乳喂养。同时,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以获得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