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脏查体的特点包括心音变化(S?亢进、S?逆分裂、S?、S?)、额外心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心脏杂音(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和心律失常(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
1.心音变化:
S?亢进:由于心室开始收缩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产生的振动,在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S?逆分裂: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导致S?第二心音分裂。
S?: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
S?:心房收缩使房室瓣及其相关结构(房室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2.额外心音:
奔马律:出现在S?之后,与S?、S?组成的三音律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
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时。
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黏液瘤。
3.心脏杂音:
收缩期杂音:
功能性杂音:杂音柔和,吹风样,时限较短,较局限,原因去除后可消失。
器质性杂音:杂音粗糙,吹风样,高调,持续时间较长,甚至遮盖S?,并可向腋下传导。
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狭窄: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局限,不传导。
AustinFlint杂音: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在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
相对性二尖瓣狭窄: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导致左心室搏出量增加时,可在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
4.心律失常:
过早搏动:最常见,听诊可发现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间歇。
心房颤动: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率减慢或心律失常。
以上是冠心病患者心脏查体的一些常见特点,但心脏查体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有冠心病或心脏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同时,对于冠心病患者,定期进行心脏查体和随访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