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刺俗称倒裂刺,是指甲皱襞近端或侧方的表皮被撕裂而形成的三角形、圆锥形剥离,基底仍与皮肤连接。根据发生的部位和表现形式,肉刺可以分为两类:手指肉刺和足部肉刺。
1.手指肉刺
常见于咬甲的孩子、手经常浸水与干燥交替者、皮肤干燥者,尤其在冬季发生较多。儿童和妇女是手指肉刺的易发人群。
2.足部肉刺
足部肉刺即鸡眼,指的是足部皮肤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鸡眼有软硬之分,硬鸡眼好发于足底小趾外侧、足背等骨突出或易受压摩擦处,而软鸡眼多发生于相邻的两趾之间的一趾。
肉刺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常见的是皮肤干燥,当皮肤缺乏水分时,角质层会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力撕裂。其次,长期受到摩擦和压力的部位容易出现肉刺。例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另外,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C或者受到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肉刺。
对于已经形成的肉刺,应根据其发生部位进行处理。手指肉刺可以用指甲刀小心剪除,之后遵医嘱涂抹保湿产品,比如硅油乳膏、尿素软膏、维生素E软膏等。足部肉刺可以遵医嘱外用鸡眼膏、10%水杨酸、40%尿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促进肉刺脱落。对于不想使用药物的患者,也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冷冻、激光等,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肉刺组织坏死脱落。
对于尚未发生肉刺的人群,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日常生活中应经常洗手、洗脚,保持手脚皮肤卫生。同时,选择穿宽松、柔软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饮食方面可以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青菜、菠菜、猕猴桃等,并多喝些温水,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左右,一杯水通常200毫升。